神經學家認為,大腦中並沒有閱讀中心, 閱讀是靠大腦的很多區域合力來完成任務, 因此要練習久了才會熟練。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就是讓他擁有一輩子可用的好工具。
一位家長在我演講完後到講台前來問:「 新加坡為什麼要求父母在孩子18個月大時,就要唸書給孩子聽? 他又聽不懂,唸了不是白唸嗎?」 很多父母臉上也有同樣疑惑的表情。其實只要是教孩子, 都不會白費力氣的。
說話是本能,閱讀靠習慣
對人類來說,人從兩腳直立行走,站起來的力量將喉頭拉下來一些, 增加了共鳴箱的長度後,人就開始說話了; 但是文字的發明才五千年,歷史太短, 短到來不及登錄到我們的基因上,因此說話是本能,閱讀是習慣, 既然是習慣,當然就要從小培養。
我們知道把一個孩子放在正常的環境裡,沒有人教他說話, 他會說話;把一個孩子放在正常的環境裡,沒有人教他閱讀, 他是文盲,因為我們的大腦不是演化來閱讀的, 但是在資訊爆炸的時代,閱讀是個快速吸取資訊的方式, 實驗上已知看是聽的三倍速度, 所以我們要及早讓他的大腦習慣處理文字訊息。 不過新加坡的親子共讀是唸故事給孩子聽,不是教他認字, 更不是要他寫字,只是培養孩子專心,訓練他的注意力廣度, 寓教於樂而已。
閱讀讓孩子懂得生動比喻
美國的研究者從同一社區中,找到兩組5歲的孩子, 他們父母的教育程度都相似,社經地位相同, 一組是父母在過去的兩年中有唸書給孩子聽,而且一週至少5次, 另一組是沒有。實驗的作法是請孩子說一個有關他自己生活的故事, 如他的生日派對,去動物園玩的經驗等等, 然後請他假裝唸一本故事書給洋娃娃聽。
結果發現兩組有顯著的差異:父母有唸書給孩子聽的那一組, 不但文法程度比較深,用的句子比較長,還會用相關子句, 而且他們用的「書面語」(literary language)比較多。
故事書,不論多淺,用的語氣還是跟口語不同,比如說, 故事書開頭會用「很久很久以前」,而一般說話不會如此。 孩子聽多了書面語,不但增加他們的辭彙,語法的應用, 也使他們比較容易了解大人所說的話。 故事書中常會用到很多的比喻,如「像玫瑰般的臉頰」、「 像瀑布般的長髮」,這種口語中很少見, 但是卻可以透過故事內容讓孩子了解比喻的用法, 增加他對比喻生動性、活潑性的了解,同時他也學會可以這樣用, 這對他的作文很有幫助。
孩子閱讀流利,大腦更活化
實驗也發現大腦會因閱讀而發展不同。華盛頓大學的神經學家發現: 孩子閱讀時,所活化的大腦區域跟成人不一樣, 當孩子逐漸變成流利的閱讀者時, 大腦血流量的圖就越來越趨近成人的圖。初學者在閱讀時枕葉( 視覺皮質)大量活化,在枕葉與顳葉交會的梭狀迴血流量也增加, 而且是兩邊腦都如此,他們還動用到額葉和運動皮質區,他們用得最多的是角迴及頂葉、顳葉、枕葉交會處的supramarginal gyrus,因為這是聲音、視覺訊息、字形、 字義各種訊息交會的地方。當然布羅卡區、 維尼基區這種語言處理的地方早就活化起來。
神經學家認為大腦並不是演化來閱讀的,文字發明後, 大腦被賦予處理人為訊息的任務,它就召集原本處理臉型、 外界物體形象的部位,勉為其難的達成任務。 因此大腦中並沒有閱讀中心,它是很多區域在有任務時, 抽離原來工作,合力來完成新任務,所以要練習久了才會熟練, 才能一聲令下,各個單位都來各就各位幫忙。
Tufts大學的吳爾芙(M. Wolf)教授認為人會閱讀是個奇蹟, 因為大腦不是演化來閱讀的,她說:「閱讀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我們的生活也改變了我們的閱讀。」
現在有很多的證據顯示, 大腦會因外界需求改變內在神經的連接, 父母千萬不要錯過這個幫助孩子大腦發展的機會。
唸書給孩子聽,創造快樂時光
孩子縱然還小,不是聽得很懂, 但是他會知道閱讀是一個快樂的時間,父母的注意力都在自己身上。 父母唸書的抑揚頓挫對他來說就像音樂, 他會努力想知道父母在說什麼,努力代表主動, 主動會增加他神經迴路的連接,會快速的增加他的辭彙, 方便早日跟人以語言溝通。孩子若能正確的表達出他的意思, 就可以減少被人誤解,所問非所答的挫折感(這是No Chinese全美語幼稚園孩子情緒挫折最大的原因)。
中國人一向功利,好像做一件事一定要看到成效, 其實很多好的事情不是馬上看得見成果的,就像人生重要的事, 不是考試考得出來的一樣。
英國作家高登(Rumer Godden)說:「當你學會閱讀時,你等於重生一次, 你再也不會感到寂寞了。」
這句話真是非常的對, 給你孩子這個永遠不寂寞的工具吧!
作者:洪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