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的變局

晚清的變局               翰林版 北市忠孝國中林秋蕙老師整理
一、東方VS 西方
(一)傳統中國
1.天朝自居
2.夷夏之分在於文化或生活方式,而非血統。
3.十六、七世紀中國文化由強轉弱,帝國開拓變成閉關自守。
4.十八世紀雍正禁教,乾隆僅開放廣州一港,貿易交涉靠「公行」。→貿易衝突。
(二)近代西方
十五世紀地理大發現,十六世紀文藝復興,十七世紀科學革命;十八世紀工業革
命、啟蒙運動、美國獨立、法國大革命;十九世紀新帝國主義。→突飛猛進。
(三)西方人眼中的中國人
富裕美好(元 馬可波羅遊記)
停滯不前(清 乾隆 馬加爾尼)
留長辮(長尾巴的天朝人)
裹小腳(恰似纏以象形文字絲綢的木乃伊)(未開化的豬眼pig eyed 人民)
(四)中國人眼中的西方人
紅毛番
英夷
怪眼(眼睛色碧、畏日光)、怪腿、怪肚腸(茶、大黃一日不能無)

二、鴉片戰爭1840 年 道光20 年
(一)遠因:商務問題
(二)近因:鴉片問題
(三)導火線:林則徐虎門銷煙
(四)戰敗:1842 年 道光22 年 南京條約
1.賠款
2.割地—香港
3.開五口通商—上海、寧波、廈門、福州、廣州
(五)續約:
1.中英五口通商章程
2.虎門條約
(1)租界
(2)協定關稅
(3)領事裁判權(治外法權)
(4)片面最惠國待遇
翰林版 北市忠孝國中林秋蕙老師整理
(六)附約
1.美國望廈條約—明文規定禁止鴉片貿易。
2.法國黃埔條約—讓天主教開禁,但只能在通商口岸傳教。基督教後來也照辦。
3.荷蘭、比利時等歐洲國家,中國「一視同仁」都與之訂約。
(七)歷史意義(影響)
1.中國第一個不平等條約。
2.「中國的世界」轉變為「世界的中國」,中外關係從宗藩關係轉變為國際社會。
三、太平天國之亂 1850—1864 年 道光30 年—同治3 年 道光、咸豐、同治
(一)背景:1.社會動亂
2.政治敗壞
(二)創立:洪秀全 拜上帝會 天下一家、共享太平
(三)起事:1850 年道光30 年廣西省桂平縣金田村
        1851 年道光31 年咸豐元年 建太平天國 首都;天京(南京)
(四)制度:1.經濟—聖庫、天朝田畝制度。
2.思想—反儒家。
3.社會—性別平等、禁蓄妾、禁纏足。
4.曆法—不中不西的「天曆」。一年366 日,單月31 日,雙月30 日。
(五)滅亡:1.內鬨。
2.反傳統。←湘軍、淮軍。
3.英法支持。(常勝軍、常捷軍)
(六)影響:1.長江中下游經濟破壞。
        2.漢人地位提升。
        3.地方督撫權力增強,近代中國私有軍隊的形成。
        4.藉外力平亂,催化自強運動的發展。
        5.催化民間反教運動。
        6.民族意識再度興起。(孫中山—洪秀全第二)
四、英法聯軍之役 1858 1860 咸豐8 年 10 年
(一)第一次英法聯軍 1858 咸豐8 年
1.遠因:(1)未能全面通商
       (2)公使不能駐京
       (3)鴉片未能合法貿易
2.近因:(1)英—亞羅船事件
       (2)法—廣西西林教案
3.過程:攻占大沽、天津。俘虜兩廣總督葉名琛
4.中英法天津條約
(1)允許外國人到內地遊歷與傳教。
(2)公使入駐北京。
(3)增開口岸。台灣開四口—雞籠、滬尾、安平、打狗。
(4)內河航行權
(5)賠款。
(二)第二次英法聯軍 1860 咸豐10 年
1.起因:修約未果。
2.過程:攻入北京,火燒圓明園。
3.中英法北京條約
(1)增加賠款。
(2)割九龍司給英國。
(3)增開天津為通商口岸。
(4)允許外人在內地買地。
(5)承認天津條約有效。
★列強的勢力由沿海深入到內地。
一、俄侵中國—鯨吞蠶食
(一)尼布楚條約 1689 年康熙28 年 以外興安嶺為界
(二)恰克圖條約 1727 年雍正5 年 確定蒙古一帶的邊界
(三)璦琿條約 咸豐8 年 黑龍江以北給俄 清末喪失土地最多的條約
                    烏蘇里江以東中俄共管
(四)中俄天津條約 咸豐8 年 片面最惠國待遇、內地傳教
中俄北京條約 咸豐10 年 烏蘇里江以東歸俄所有(海參崴港)
(五)塔城界約 1864 年同治3 年 塔城以西給俄
本著作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3.0版台灣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