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安達屠殺後 女性團結拚重建

2013/01/03 第8728期 台灣立報

【編譯謝雯 整理報導】

1994年盧安達種族大屠殺,許多男性遭殺害,留下女性收拾這艱難的殘局。據《英國廣播公司》報導,基加利(Kigali)舉辦一場音樂盛會。正值週末,荷西.夏樂曼博士(Dr Jose Chameleone)到城裡表演。入口處大排長龍,參與的不只有年輕人,還有許多家庭,父母帶著子女一同共襄盛舉。 他們全都是來這裡觀賞東非最受歡迎的饒舌歌手表演。等了半個小時之後,他終於出現了。夏樂曼博士身穿金色田徑服登場,高舉著他的祖國烏干達的國旗。兩名穿著清涼的女性在他身旁伴舞。

歷史造就女性地位

突然間,出現了令人意想不到的事。他大喊:「女性呀!團結起來!對家暴說不!」這不是看似沙文主義的流行明星應該會說的話。

但這卻不令人吃驚。夏樂曼博士似乎非常了解,要如何得到現代盧安達女性的歡迎。她們固執、獨立,非常願意為自身權益奮戰。

這股對性別平等的熱情,是受近20年前悲劇事件所影響的熱忱。當時那場20世紀最駭人聽聞的種族屠殺讓盧安達許多男性慘遭殺害。

「重建盧安達的任務落到我們身上。」盧安達國會議員穆卡卡莉沙(Faith Mukakalisa)表示:「我們不斷呼籲婦女賦權。」

她表示,當家庭主婦從來不是一個選項。盧安達女性必須要經營生意、下田工作,做出種種重要決策。目前,盧安達國會席次中,有56%為女性,是全球比例最高者。

種族屠殺結束後,由執政黨盧安達愛國陣線(RPF )所制定的憲法中,保障30%的國會議員席次予女性,同時也規定兩性在教育、土地所有和個人財政上的平權。 女

性擁有檢視法律、修改性別歧視法律的權力。「你無法否認,」穆卡卡莉沙表示,「女性是建立相對穩定國家的基石。」

拋棄前嫌 女人肩並肩

但是達到這種穩定境界並不容易。造訪當地一間雇用女性織工的工廠,可以一窺這種情形。「想像一下,當你上班時,」廠內女性員工解釋,「你旁邊坐的同事她丈夫是殺害你先生的兇手;又或者她的伴侶因謀殺你兄弟而流亡他地。」

然而,因為下定決心要回歸到正常生活,要讓家中餐桌上有飯可吃,同時學習新技能,這種種因素給了她們團結起來的力量。雖然戰亂時分屬不同陣營,現在她們願意並肩而坐,一邊工作養家,一邊唱歌談天。

她們的雇主表示,沒有什麼事能夠比看見一名女性第一次領取自己賺來的薪水、擁有自己的提款卡,更令人開心的事。不過,仍有許多事物需要改進。

儘管過去5年來,有1百萬名盧安達民眾脫貧,盧國國民每日平均薪資仍只有1美元。當地的平均壽命只有50歲。如同饒舌歌手夏樂曼博士所言,許多婦女仍舊受家暴影響。

納亞米蘭波(Nyamirambo)區一間婦女中心的經理烏木真尼(Marie Aimee Umugeni)則對未來充滿希望。懷有身孕的她肚子裡的寶寶是女孩,她興奮不已,對這個寶寶滿是期待。

「盧安達持續在發展。」她表示:「而我的孩子會接受良好教育。她長大後,或許會成為一名政治人物、一名教師或工程師。」「現在與我年輕時不一樣了。沒有什麼能夠阻止她。她能夠做所有自己想做的事。」

相關議題:性別平等教育、人權教育、生命教育

{ 發表評論? }

  1. 何米思

    看完後我覺得,這場大屠殺之後很多人都死亡,尤其是男性比例最高,所以女性才是這個國家的基石,但在社會上,雖然已有改進,還是會有一些性別歧視,可是我覺得人生來平等,不該被限制在刻板印象中,應該要去除這種刻板觀念.

何米思 發表迴響 取消回覆

您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


*

您可以使用這些 HTML 標籤與屬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