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同學:在課堂中,不論是老師講述,同學討論,或是影片、歌曲欣賞,片片段段的我們組合起抗戰的始末了!以下是2013/4/28節取自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5-08/17/content_3366897_3.htm
[經典回放:傳唱至今的十大經典抗戰歌曲]從歌曲的意涵,再多一些認識過去這段歲月的觸動!
新華網北京8月17日電(樊永強、陸洪根、何坤)“詩言志,歌永言”。抗戰時期,承受著深重苦難的中華民族發出了抗爭的怒吼,一首首不朽的戰歌在血火中誕生。
鏗鏘戰歌,鮮血譜就。這些響徹神州的歌聲是衝鋒的號角,是奮戰的鼓聲,激勵著中華兒女與日寇血戰到底。直到今天,每每聽來依然令我們熱血沸騰。
《松花江上》:唱盡東北血淚史
《松花江上》是抗戰時期救亡歌曲中的經典之作,它如訴如泣、壯烈低回的情韻,激勵著人們同仇敵愾、共赴國難。
“九一八”事變後,日軍佔領了東北,一批批東北人背井離鄉。西安街頭有大批東北官兵和流亡者。1936年,在西安二中執教的地下黨員張寒暉,耳聞目睹了流亡同胞的悲慘經歷,激起創作歌曲的衝動。他將北方女性的哭聲藝術化,譜成了《松花江上》的曲調。
這首愛國曲、思鄉曲和抗日曲最早在陜西省立西安二中唱起,隨後很快傳遍長城內外、大江南北。
《大刀進行曲》:最解恨的抗戰歌
“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大刀進行曲》歌詞中最後一個“殺!”字,充分表現了中國軍民對日寇的刻骨的仇恨。
1933年,日軍侵犯長城各口,宋遠哲率領29軍奮起抵抗。由于武器裝備遠遠落後于日軍,29軍成立了“大刀隊”。在與敵短兵作戰中,“大刀隊”重創日軍,名聲大振。
“七七”事變爆發,守衛盧溝橋的29軍又以大刀顯神威。在上海參加抗日救亡運動的麥新被“大刀隊”所深深震撼,于是奮筆疾書,一氣呵成寫完歌詞,又譜了慷慨激昂的旋律,《大刀進行曲》由此誕生。
《義勇軍進行曲》:歌聲響徹共和國
田漢詞,聶耳曲,創作于1935年4月,是故事影片《風雲兒女》的主題歌,表現了中華兒女萬眾一心、前仆後繼抗日的不屈精神。
田漢在被捕前,將歌詞寫在一張包香煙的錫紙上,後由夏衍交給聶耳,聶耳很快將歌曲譜完,以《義勇軍進行曲》為歌名發表在《中華日報》上。隨著《風雲兒女》的上映,這首震撼人心的戰歌迅速傳唱全國。後來,美國著名黑人歌唱家羅伯遜演唱並錄制了唱片,更使這首戰歌載譽全球。
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通過決議,將這首歌定為代國歌;1982年12月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決議,將其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黃河大合唱》:民族精神的史詩
1938年11月武漢淪陷後,著名詩人光未然從陜西壺口東渡黃河,途中親歷了黃河的險峽急流、怒濤漩渦,目睹了船夫們與狂風惡浪搏鬥的情景,聆聽了悠長、深沉的船夫號子。1939年春天回到延安後,他創作出長篇朗誦詩《黃河吟》。同在延安的音樂家冼星海聽後觸發了創作靈感,寫就了這部千古絕響——《黃河大合唱》。
一批又一批抗日將士和愛國學生唱著“風在吼,馬在叫”,走向了抗日戰爭的最前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