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身為歷史教師總希望歷史學習不是教科書記誦,可以是個人神入於過去與現在的歷程。而在教學現場偶有接到詢問是否能入班教學觀察進行研究,多數教師聽到「入班教學觀察」就直覺反應「NO」,因為在教學現場實在太多變數存在,這次能有機會與研究生合作,開放教室讓研究生入班進行教學觀察,嚴格說起來也是「意外」,但是卻也獲得重新檢視自己在歷史教學的期許,要使學生具有歷史思維,不能讓學生只是記住唯一的一種答案,而是要讓學生閱讀與接觸教科書以外的文獻與書籍,向學生介紹各種解釋與觀點,讓學生學會從多角度分析事件的因果。筆者為自己創造歷史;與研究生共創歷史,因為開放教室而精進,因為助人而利己,願將此開放教室教學觀察的經驗分享,期許與更多老師與研究者共創教學的美好未來。 面對台灣教育的改革,老師們早已練就一身的應對工夫,學習單、評量表、說故事、演話劇……教學活動好不多元,教學也好不繁重,雖然傳統的教學方式已逐漸改變,可是在現實基測的壓力下,大部分老師還是得以紙筆測驗的分數為重,也澆息了不少活化教學的熱忱。所幸「十二年國教」終於到來,老師的「活」化教學與學生快「樂」學習的正道已躍然眼前。希望這股風潮,能讓老師活化自己的教學,發展更活潑多元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快樂學習,也讓國文教學活絡起來! 有人說:「如果沒有教過國中生,怎能算教過書?如果沒有擔任過導師,更不能算是當過老師。」的確,「國中導師」是讓人「又愛又怕」的教育工作,它有艱辛,也伴隨甘美,更是成為「人師」與「經師」的重要歷練。 優質化工程帶來學校整體氣象煥然一新,外觀清新亮麗。但在完工驗收之前,學校各個角落仍散落一些工程機具;另一方面優質化工程的施作範圍太大,只靠行政人員檢查未免有疏漏之處;因此結合健教課程,規劃校園安全大會診的活動,讓學校的主體–學生,一起協助為學校優質工程及校園安全把關。 |
||||||
Copyright © 2025 忠孝國中教務處 -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