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何謂流行性感冒?
A:流行性感冒是由於鼻腔、口腔、咽頭、喉頭等上呼吸道黏膜,受到流行性感冒病毒的感染,所引起的發炎反應的疾病。流行性感冒的症狀 與普通感冒相似,但病患卻會出現較嚴重的全身性反應,包括發高燒、全身痠痛、疲倦等。
Q:流行性感冒的致病微生物為何?
A:主要由流行性感冒病毒所引起的,其種類可區分為A、B、C三型,其中A型病毒所引起的流行性感冒,病人的症狀最為嚴重,也常會造成大 規模的流行。
Q:流行性感冒的傳染途徑為何?
A:飛沫及接觸傳染。病患咳嗽或是打噴嚏時,就能將流行性感冒病毒散播到3公尺以外的區域,而周圍的人如果吸入含有少量流行性感冒病毒 的空氣,就可能得到流行性感冒。
Q:流行性感冒有哪些症狀?
A:
★ 發病早期(大約持續 1~3天)
會出現明顯的全身性症狀,包括發冷、寒顫、疲倦、全身無力、食慾不佳、嗜睡、頭痛、全身肌肉關節酸痛以及發高燒的現象。這個階段最明顯的症狀是發高燒,可能達39~40℃。兒童較可能出現體溫超過39℃的高燒。
老年人發燒的體溫通常較低,甚至不會出現發燒的情形。發燒的型式以連續性發燒最為常見,如果沒有使用任何退燒方法降低體溫,通常不會自行下降到正常的體溫範圍內。發燒的期間通常持續3~5天,但是可能延長到7天。
★ 發病中期(持續 2~5天)
全身性症狀開始緩解,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狀最明顯的症狀。鼻炎的症狀:打噴嚏、鼻塞、流鼻涕。咽炎的症狀:喉嚨痛。喉炎的症狀:聲音沙啞。氣管炎的症狀:咳嗽。
★ 發病後期(持續二星期或以上的時間)
依然會有咳嗽以及倦怠的情形,這些不適感通常會在一、兩週內痊癒,但如果沒有做適當的治療,可能會出現嚴重的併發症,如細菌性支氣管炎、中耳炎、鼻竇炎、肺炎、腦炎以及心包膜炎等,不得不謹慎。
Q:若不幸得了流行性感冒,有哪些注意事項?
A:
*發燒的情形如果超過一週或是復發,就可能不是流行性感冒的自然病程,而是流行性感冒已經產生了併發症,一定要再去醫院求診,接受檢 查與治療。
*流行性感冒,以學齡兒童最容易得到,其次是老年人。
*流行性感冒可能會引起死亡,下列這些人尤其要特別注意:
1.年齡在65歲以上的老年人,佔死亡病例的80%~90%。
2.罹患糖尿病、心肺疾病、肝硬化、尿毒症等慢性病的病患。
3.免疫功能不全的病患,如癌症或正在服用免疫抑制劑的病患。
*最常引起病患死亡的病因:續發性細菌感染症,特別是肺炎。
Q:若不幸得了流行性感冒,要怎麼做才能趕快好起來?
A:
☆ 不要吝嗇睡眠時間,多休息,才能與疾病對抗。
☆ 避免吃油炸、燙、辣等刺激性食物。
☆ 注意乾燥與刺激的空氣,避免二手菸或灰塵多的場所。
☆ 多喝水。
☆ 少喝含糖或咖啡因的飲料。
☆ 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
☆ 多吃富含維他命C的水果,或是來杯蔬果汁也不錯。
Q:要怎麼做才能避免將流行性感冒傳染給他人?
A:
◎ 勤用肥皂洗手,洗掉手上的病毒。
◎ 將用過的衛生紙包好,丟進垃圾桶內,如果可以的話,最好是丟進馬桶內沖掉。
◎ 出門或與人接觸時,應隨時戴口罩,避免將病毒傳染給別人。
◎ 咳嗽與打噴嚏時,要用手帕或衛生紙摀住,不讓病毒傳出去。
◎ 小心病毒藉由牙刷、牙膏傳染。
Q:怎麼做才不易得到流行性感冒?
A:
◇ 天氣變化時,保持身體溫暖,別讓身體抵抗力下降,讓病毒有機可趁。
◇ 平時攝取均衡的飲食與規律適度的運動,可以增強自己的免疫系統,並降低上呼吸道感染的機率。
◇ 適度的運動為一週三次,每次30分鐘,避免過度的運動,否則會使你的免疫系統也同樣筋疲力盡。
◇ 平時要有充足的睡眠,生活作息要正常,熬夜會讓免疫細胞減少30%,讓病毒更容易入侵你的身體。
◇ 不要吸菸,也要避免吸到二手菸。
◇ 小心長期的壓力,像課業、工作或家庭問題等超過一個月以上的長期緊張壓力,會增加你罹患感冒的機會,一旦消極負面的想法或情緒盤踞 腦海,你的免疫力也會跟著減弱。
◇ 保持愉快的心情,讓生活充滿歡笑,幽默感可以讓保護上呼吸道免於感染的抗體增加。
◇ 感冒流行期間,避免到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
◇ 小孩、老年人及罹患慢性病者要定期注射疫苗。
(參考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