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和評量 90730謝O儀

成績的高低和「滿足內心的質量」並非一定成正比。有些人只要錯一題,回家就沒了晚飯可吃,甚至被父母嚴厲責備;有些人即使只進步了一分,全家大小都會手舞足蹈地為他慶祝。是什麼造成現今學習環境的差異?可不是「南橘北枳」即可解釋清楚的,我不妨直說:這是時代和自我的交戰!

在中世紀的西歐,那時人們根本連「學習」的概念是甚麼都不知道,他們內心崇拜的只有被釘在十字架上的中年男子而已,要他們相信「地球是圓的」比要他們不洗澡還難。一直到地理大發現、科學革命和啟蒙運動的展開,這個世界上的人才開始學會「使用」大腦。在這之前,蘇格拉底死於他人的誣陷;阿基米德死於魯莽的羅馬士兵之手。唉!因為無知,而失去多麼難得可貴的人才啊!隨著大學行會的出現,刺激了社會對於「一個學習場所」的需求,神要說有光,於是便有了光;知識分子說要有學校,於是便有了學校。因此,人類歷史充滿爭議和糾葛的「學習史」呱呱墜地,出生了……。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我實在無法不認同狄更斯如此一針見血又毫無瑕疵的評論。當初,學校的目的是為了訓練出社會能工作的人士才成立,想當然爾,那些秉持著「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可恨「白人」便安排學生一個個整齊、乖巧的坐在座位上,老師站在講台前,不會顧及程度不好的同學,只是一味地唸出課本上的文字,試圖把一串又黑又長的不明物體強制塞入學生的腦袋。殊不知,它們早就變成一張又一張的小紙片散落在世界的某處,成績「A、B、C」一堆沒有實質意義的墨水,和家長帶來的恐懼加疊佔據內心。

我們有時會聽聞中國、新加坡、香港等亞洲國家正用考試在戕害孩子的心靈,並開始羨慕起芬蘭、英國、美國等歐洲國家開放、自由的教學方式。我必須義正詞嚴的說,這樣的想法是錯的!時代在改變,許多制度也持續改革,也許你認為許多國家正用強大的權勢,解釋它們自己荒誕的詮釋,讓名為「無名」的恐慌遍布於全市,只是權時,彷彿人類的希望已全失,沒人勸世,學習制度正在逐漸瓦解,最後全死。但請不要忘了──「你」才是學習的本體!測驗卷和師長的評價並非實質的一切。

不論你身在何處學習,大可像我一樣,隨遇而安,不用去在乎別人給的看法,放寬心胸,以自身的理念去努力!法布爾努力十幾年編寫的《昆蟲記》,蒲松齡的《聊齋誌異》與司馬遷最後一刻完成的《史記》,都是操之在「己」。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