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香瀰漫,煙霧繚繞,爐上那一縷縷白色絲線,正裊裊飄起,冉冉上升。我闔上眼,腦中泛起的不只是對未來的憧憬,更是數以萬計信徒在歷史長河中所累積的心安。
生活中不乏那些約定俗成的傳統,不論在節慶或儀式,都充滿著牠們的身影,其中「祭拜」應是與我們最為貼近的一項。因亞洲人多信奉道教、佛教,所以大大小小的禪寺與廟宇不勝枚舉。而在道教世界,祭祀又是極其重要的一環。祖先、神明都可以是祈求的對象,這項文化發展至今,或許有人並不是真要央求什麼,只是拜個心安,冀望由三尺以之上的神明恩賜,獲得一刻的祥和。
我也是不計其數的信徒的一員,對於篤信科學的我,從不指望那一尊一尊的神像所代表的所謂「神力」,能真正改寫我人生的劇本,但對於深諳「寧可信其有而不可信其無」之理的我,仍對祂們抱著虔誠畏誡的態度。說來矛盾,在這截然不同、南轅北轍的心態下,每天上一枝香,成了我的答覆。
「花無百日紅,人無千日好。」我們無從知曉下一道日出之光和天外飛來之意外誰會先問候自己,倘若不幸發生,那悲觀而不可抗力的局面,會將我們推向心靈潰堤邊緣。自一炷香、一對筊,隱約看見了曾經花團錦簇之時,和未來嚮往河清海晏、竹杖芒鞋、明月竹柏而無車馬喧。如此種種,都令我們深刻感悟:這項習俗早已成為了人們生活的一部份,不可取代,更沒有理由遺忘。
佇足在階梯上,香火鼎盛,熙來攘往,戶限為穿,無一不體現了燒香祝禱的地位。我睜開眼,望見的不單單是期盼好事的信眾,祖輩們流傳下的文化瑰寶更映在了每位信眾的雙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