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銀共居 90527邱O緯

「青銀共居」,顧名思義就是讓年輕人和老年人一同住在同一屋簷下,但就這麼單純的一件事,究竟有什麼魔力,居然能讓世界各國爭相效仿、臨摹呢?在簡單的政策背後,其實包含著許多原由。

縱觀全球,實施「共居」的國家其實不在少數,舉凡美國、英國、日本……皆有「共居」政策的足跡。在日本,政府會鼓勵老年人將房屋出租給年輕人,一方面可以替學子減少住所開銷,還可以讓老年人獲得「自己仍然被需要,不會是累贅」的喜悅。白日長者於家中操持家務,可以彌補學子外出無法打理房屋的隱患;而晚上則可以彼此談心,既可以排解長者的寂寞,還可以讓年輕人把心底的話說出來,降低心病的發生率,何樂而不為呢?

而在荷蘭,也有類似的社會住宅,入住免租金,但作為交換,每天必須陪伴長者一定的時數,且需先經過申請,直到身心狀況、健康狀態等一系列的審核通過後,才開放入住。雖然過程繁雜,但勝在安全,沒有人想和一個習慣糟、邋遢、易怒的「未爆彈」住一起吧?

反觀臺灣,類似的住宅才剛起步,制度不說簡陋,但也沒到完善的地步,應該和國外已步入正軌的國家多加學習,汲取經驗,並把不合適的移除,把合適的本土化。例如日本的開放民宅出租就不太適合,臺灣大多數人會把買房視為一種成就,一種成功的象徵,若要較你把自己打拚大半人生的成果分享給他人,願意的又有幾個呢?

而荷蘭的方式就值得學習了,事前的審核,能避免同居後因生活習慣或想法殊異產生的摩擦與爭執,但這種審核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資源,應本土化或簡化。我認為可以安排有入住意願的人一起喝個下午茶、彼此交談,看看雙方的想法是否契合投緣,說不定還能找到忘年之交呢!

隨著時間的推移,「共居」儼然成為了新的居住形態。西方先哲曾言:「多一分退讓,少一分衝突,世界可以更美麗。」多為別人想一分,少一分自私,才是和諧共居的根本之道。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