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樣的傳統習俗裡,我看見……90527邱O緯

在臺灣,於不同的節日有著各式各樣的習俗,例如在端午時會有龍舟競賽、過年時要全家團圓、清明時要祭祖。而在眾多傳統中,有新興的習俗,向是中秋烤肉,或是現代與傳統結合的天燈節、風鈴季、童玩節等等,民間與政府運用各式奇招,來為舊事物注入新生命,讓這些有意義的文化能流傳。相反的,有些不合時宜的文化,諸如像「石戰」、「謝灶」、「新婚潑水」等,則因時空背景的不同,在時間的洪流中漸漸被淘汰。

以存留下的和被遺忘的傳統來比較,不難發現,凡是高危險性、注重繁文縟節、無法被「正向的」商業化的傳統,幾乎都遺棄在過去。但也不難想像,畢竟高風險、手續多、低回報的事,完全不符合現今人世的步調,在這講求快速、簡化的年代,又有誰會願意延續這種文化,搞到最後當個血本無歸的「冤大頭」呢?

如今,臺灣仍然保存著一些高風險的文化,像是「炸寒單爺」、「鹽水蜂炮」等,但這些活動明明每年都會造成損傷,為什麼還是保存了下來呢?原因就在於其背後所帶來的商業利益。以「鹽水蜂炮」和「石戰」來說,兩者的背後含意皆在於驅趕瘟神,為人民帶來安康,但「石戰」卻被捨棄了,這個原因也不難明白。試想:一個雙方舉石互砸,現場血肉橫飛的祭典,和一場聲光俱佳、眾人摩肩接踵齊狂歡的盛事,哪個更吸引人?活動帶來的觀光收益大於造成的損失,自然會使原本負面的效果轉為「正面的」商業成績,民眾玩得愉快,市鎮觀光得到振興,傳統文化得以延續,如此一本萬利的好事,政府自然樂此不疲。

但是,文化傳統真的能靠金錢來衡量嗎?我的答案是否定的。一個傳統真正的價值,應是在於背後的歷史意義和情感,例如端午節包粽子的由來,我們可以推知楚國當時的時代背景,還可以知道屈原那無以報效國家的惆悵,這才是傳統習俗真正的價值與意義。就算傳統的內容不適宜現代文化潮流,我們也應將其記載於書籍、文章中,以供後人了解自己祖上的文化背景,而不是讓這些寶貴而無形的資產,被塵封、被忘卻在那歷史的塵埃中,最後隨著時間,而慢慢消散。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