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飄香,市售粽子種類琳瑯滿目,但許多粽子常有高熱量、高油脂、低纖維的問題,市售一顆600大卡的傳統肉粽,相當於1個市售便當,需要爬101大樓2次才可消耗,若沒有與正餐替換,端午期間連續一個禮拜每天多吃兩顆,體重將增加1公斤以上。且過量食用高鈉、高油、高膽固醇、低纖維的粽子更會造成身體額外的負擔。 各式市售粽子因食材、大小及烹調方式不同,熱量差異很大,北部粽糯米經過油的拌炒,加入較多的油蔥,用油量較高,南部粽、湖州粽米不經過拌炒,直接以水煮的方式煮熟,可減少用油量,但較紮實,糯米用量較多,若內餡含五花肉、鹹蛋黃,則熱量高;粿粽以米漿製作,內餡常含瘦肉塊、香菇絲、蝦皮、蘿蔔乾、蛋黃、油蔥酥,熱量亦不低,甜口味豆沙粽子則依外加糖及油的量而造成熱量差異。 聰明採購吃好粽的健康5撇步: (一)減熱量:許多通路的粽子皆有熱量標示,優先選購熱量較低的粽子,或選擇較小的粽子,相對熱量較低,容易控制熱量的攝取。 (二)替代正餐:若將粽子作為正餐,食用時需與飲食中的主食類、肉類及油脂類做代換。 (三)增加蔬果:粽子中蔬菜量較少,應搭配鮮新蔬果,如燙青菜、涼拌小菜或冬瓜湯、番茄湯、竹筍湯等蔬菜湯,餐後攝取足量的水果,以達到均衡飲食。 (四)選食材:可選擇添加各種穀類、雜糧,如薏仁、燕麥、紅豆等,不但顏色、香味十足又有嚼勁。而餡料選擇杏鮑菇、香菇、竹筍等幫助消化的多纖、天然食材,五花肉改瘦肉、鹹蛋黃則可改用形狀相似的栗子降低膽固醇及鈉的攝取。 (五)少沾醬:攝取時應以原味為主,吃粽子時常使用的番茄醬、甜辣醬等醬料,鈉含量高。 *各式粽子熱量參考如下: 種 類 北部粽 南部粽 湖州粽 客家粿粽 甜粽 蛋黃肉粽 燒肉粽 素粽 蛋黃肉粽 燒肉粽 素粽 香菇蛋黃粽 鮮肉粽 客家粿粽 豬肉粿粽 五穀米粿粽 豆沙粽 桂圓蓮子粽 重量 (公克) 180 160 120 180 160 55 200 180 200 110 150 180 120 熱量 (仟卡) 675 375 275 615 320 89 618 327 …
類別歸檔: 衛生教育
五月
26
2014
四月
01
2014
潤餅好肥!一個熱量有400大卡
國民健康署提醒民眾市售潤餅通常含較高的油脂及糖粉,建議民眾把握「少油、少鹽、少糖、高纖」的原則,如外購潤餅時,內餡應選擇非油炸肉,並要求店家不要撒糖粉,同時鼓勵民眾可以在家自己動手做健康又美味的潤餅。 (一)餅皮選高纖,健康不油炸 潤餅皮可以選購富含纖維的全麥或紫山藥口味,且不要再經油炸、油煎,另外,兩張潤餅皮等於四分之ㄧ碗飯,需與正餐主食做代換。 (二)川燙伴油麵,主食需替換 油麵本身已含油脂,建議以川燙方式減少油量,再將蔬菜拌進油麵。另外,一捲潤餅如用兩張潤餅皮及半碗油麵,則主食量等於半碗飯量,需與正餐主食做代換。 (三)蛋肉不油炸,川燙白肉佳 潤餅內餡少用飽和脂肪含量高的五花肉、炸蛋酥,因含有大量油脂,過量攝取造成膽固醇及熱量過高,可改用川燙雞肉絲、瘦豬肉絲、豆干絲及蒸蛋等,減少身體負擔。 (四)1份堅果好,少糖多健康 攝取過多的糖會造成肥胖、代謝異常與齲齒。建議潤餅不加細糖粉,可用葡萄乾和蔓越苺乾之甜味取代糖粉,天然營養,風味更佳。另外,堅果種子類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E、纖維質、鎂等營養素,具有保護心臟的功能,我國每日飲食指南建議每天攝取1份堅果種子類(等於1湯匙花生粉),故建議花生粉亦應適量攝取、勿過量。 (五)多蔬多果好,清爽無負擔 蔬菜與水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及膳食纖維,可促進腸胃蠕動、腸道益菌生長、降低血膽固醇。多選用當季新鮮、顏色豐富及富含纖維的蔬菜,如:高麗菜、胡蘿蔔絲、韭菜、香菇絲、苜蓿芽、豆芽菜等,蔬菜以川燙或水煮方式,減少烹調油。另外,搭配季節性的新鮮水果(如椪柑、小番茄、蓮霧、香蕉、芭樂、蘋果等),可取代糖粉之甜味,不僅口味清爽,讓民眾享受美食之餘,也能一手掌握健康。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網站)
六月
05
2013
端午吃粽不增重
端午飄香,市售粽子種類琳瑯滿目,但許多粽子常有高熱量、高油脂、低纖維的問題,市售一顆600大卡的傳統肉粽,相當於1個市售便當,需要爬101大樓2次才可消耗,若沒有與正餐替換,端午期間連續一個禮拜每天多吃兩顆,體重將增加1公斤以上。且過量食用高鈉、高油、高膽固醇、低纖維的粽子更會造成身體額外的負擔。 各式市售粽子因食材、大小及烹調方式不同,熱量差異很大,北部粽糯米經過油的拌炒,加入較多的油蔥,用油量較高,南部粽、湖州粽米不經過拌炒,直接以水煮的方式煮熟,可減少用油量,但較紮實,糯米用量較多,若內餡含五花肉、鹹蛋黃,則熱量高;粿粽以米漿製作,內餡常含瘦肉塊、香菇絲、蝦皮、蘿蔔乾、蛋黃、油蔥酥,熱量亦不低,甜口味豆沙粽子則依外加糖及油的量而造成熱量差異。 聰明採購吃好粽的健康5撇步: (一)減熱量:許多通路的粽子皆有熱量標示,優先選購熱量較低的粽子,或選擇較小的粽子,相對熱量較低,容易控制熱量的攝取。 (二)替代正餐:若將粽子作為正餐,食用時需與飲食中的主食類、肉類及油脂類做代換。 (三)增加蔬果:粽子中蔬菜量較少,應搭配鮮新蔬果,如燙青菜、涼拌小菜或冬瓜湯、番茄湯、竹筍湯等蔬菜湯,餐後攝取足量的水果,以達到均衡飲食。 (四)選食材:可選擇添加各種穀類、雜糧,如薏仁、燕麥、紅豆等,不但顏色、香味十足又有嚼勁。而餡料選擇杏鮑菇、香菇、竹筍等幫助消化的多纖、天然食材,五花肉改瘦肉、鹹蛋黃則可改用形狀相似的栗子降低膽固醇及鈉的攝取。 (五)少沾醬:攝取時應以原味為主,吃粽子時常使用的番茄醬、甜辣醬等醬料,鈉含量高。 *各式粽子熱量參考如下: 種 類 北部粽 南部粽 湖州粽 客家粿粽 甜粽 蛋黃肉粽 燒肉粽 素粽 蛋黃肉粽 燒肉粽 素粽 香菇蛋黃粽 鮮肉粽 客家粿粽 豬肉粿粽 五穀米粿粽 豆沙粽 桂圓蓮子粽 重量 (公克) 180 160 120 180 160 55 200 180 200 110 150 180 120 熱量 (仟卡) 675 375 275 615 320 89 618 327 …
一月
08
2013
歡度春節假期,飲食健康要注意
健康過年飲食6招: 1.多瞭解食品消費資訊: 選購年貨除了要特別注意保存期限、成分與產地等資訊之外,也要多留意消保會等相關單位針對年貨進行抽檢調查,提供給民眾參考的年貨消費訊息,以減少買到黑心商品的機率,避免不良產品對健康的危害。 2.控制份量: 為了增加節慶喜氣,再加上國人有祭祖的習慣,年菜菜色都會準備得比平常多,往往留下很多剩菜,使得整個年節都在吃剩菜。其實,過年菜色可以豐盛,但每道菜的分量都應減少,如果煮得太多,不但一不小心就容易吃過量,且剩菜反覆加熱,也會使營養成分越來越少,更容易因孳生細菌,而造成腸胃問題。 3.正確處理與儲存: 年菜買回來後,要清洗乾淨,並依每次使用量分開包裝、妥善保存,以免食物變質引發腸胃問題。 4.多點新鮮蔬果: 規劃年菜內容時多加些新鮮蔬菜,例如煮火鍋時就多放些大白菜、金針菇、茼蒿、豆腐、蒟蒻等,少用餃類、魚丸等加工食品,一樣吃得豐盛又美味,又能避免鈉、油脂及膽固醇攝取過量的問題;準備點心時多準備一盤水果,搭配食用,減少甜點及零食食用量。 5.烹調時少油、少鹽: 烹調時多點創意,多用煮、蒸、滷取代煎、炸的方式,其實要兼顧口味及健康並不難,像長年菜纖維很豐富,傳統做法都以高湯長時間熬煮,煮太久也會使營養流失,如果改成汆燙後,切成細絲,再以切碎的大蒜、枸杞加點醬油與香油混合的醬料來涼拌,不但少了許多油脂,更保留了蔬菜的營養,而且以大蒜、枸杞等調製的醬料還能平衡長年菜偏冷的屬性。另外,拌長年菜的醬汁再加點白蘿蔔就可當成火鍋的沾料,取代高油、高鈉的沙茶醬。 6.小心零食的陷阱: 瓜子、堅果、糖果、蜜餞等零食是過年少不了的必備食品,但許多零食熱量可觀,一不小心就可能吃進比正餐還多的熱量,造成身體負擔。像瓜子、堅果類等油脂含量較高,又容易讓人一口接一口,很容易就吃過量,魷魚絲、豬肉乾等則是口味重,含鈉量過高。現代零嘴種類越來越多,購買零食時,可盡量選擇較符合健康概念的產品, 例如熱量低又有飽足感的蒟蒻干、海苔片、脫水乾燥蔬果薄片等,其中天然乾燥蔬果含有豐富纖維質,及維他命與礦物質,尤其是無花果乾,熱量少、含鈣量及纖維都很豐富,是不錯的選擇。有些食品則須特別注意保存方法,像是堅果類零食若保存不當容易產生油耗味,花生食品容易產生黃麴毒素等,都應別注意。 (資料來源:King Net國家網路醫院)